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弘扬国学

  • 主页
  • 读物
  • 介绍
  • 服务
  • 联系
  • …  
    • 主页
    • 读物
    • 介绍
    • 服务
    • 联系
现在预约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弘扬国学

  • 主页
  • 读物
  • 介绍
  • 服务
  • 联系
  • …  
    • 主页
    • 读物
    • 介绍
    • 服务
    • 联系
现在预约
broken image

学习中医,我们该如何入门?

· 国学养生

学习中医,首先要学习的是人生的方向,就是“善”。

古往今来,有那么多大医,无不是以救人为自己的终身使命,因此精研学术,不断提升。这种精神,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我们业余爱好者学习中医,首先就是要学习方向,学习境界,摆正目标。我们都是为了爱而学习,我们爱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希望用中医知识帮助到他人和自己,这个方向是第一位的。

broken image

为什么我把这个放在第一呢?因为如果我们失去了“善”的方向,后面学习“术”的时候,很容易偏差,甚至“走火入魔”。这话一点不夸张,世界上所有的学科皆是如此,方向不对,你就会陷入钻营、沾沾自喜、怨恨等状态中,在这种气场之下,您是无法保有健康的。在持续增长的怨恨中,想学习中医来治疗因为自己的怨恨而生的疾病,此事不可为也。

所以,调心第一。

第二,学习中医的生活观。

古人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所以特别重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现代人因为自以为掌握了天地秘密,所以狂妄得远离了此道,因此而受害的地方多如牛毛。比如,我所知道的95后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是很少有夜里12点之前睡觉的,因为看手机追剧,因为撸串蹦迪,这样阴阳颠倒,长此以往,身体怎么能不出问题?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学习中医,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习古人的生活观。古人的生活比较贴近大自然,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如何在大自然中好好生活的智慧。所以,《黄帝内经》开篇就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四季时间的关系,这种起点格局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懂了这个道理,在生活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那健康当然指日可待了。

broken image

所有的疾病,都是自己长期的情绪失调,生活习惯不好,日积月累而来。不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而想通过一个名医的方子就解决问题,这是舍本求末。

第三,学习经络理论,掌握一些外治法。

经络理论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遍布身体,沟通五脏六腑,因此,严格地讲,身体的失调,都可以通过调整经络来调整的。这里面,我尤其强调一些外治法,比如艾灸,如果您就把一个艾灸掌握透彻了,我觉得绝大多数的疾病调理,会有很好的效果的,在预防疾病,健身强体方面,艾灸更是有太大的优势。

而且,这种外治法方便易学,容易操作,老百姓学了,容易见效。我曾经看到过有爱好者,艾灸关元穴,把自己的子宫肌瘤给灸没有了(此种为寒症);还有一个爱好者,碰到朋友因为染发导致的头疮,头部像癞蛤蟆一样的皮损,于是艾灸,结果给灸得头皮完好如初。这样的例子说明,老百姓学习这些外治法,有太多可以操作的余地了。

我经常看到网络上那些到处求医的绝望的人,有时候真的感觉,在没有找到有效的医生的情况下,如果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一种外治法,比如艾灸、刮痧、拔罐,坚持调理,持之以恒,身体也会有所改善的啊。可惜的是,人们往往忽略这点,忽略自己对身体的调理作用,而是到处外求,这是非常遗憾的。

第四,学习食疗。

我的观点是,中医爱好者,尽量先不要学自己开方子。因为开方子需要太多的专业学习,如果缺乏专业学习,很容易出错的。好在,中医认为医食同源,所以,如果您能把厨房的食材物尽其用,也基本上能调理个大概了。

broken image

原则上讲,对于内科疾病,您如果把体质搞清楚,分清自己是阴虚阳虚,是气虚血虚,是痰湿或者瘀血,基本上就可以调理个八九不离十的。

一个好的中医,和爱好者不同在哪里?一个好的中医,可以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做到精准定位,方子开出来,是直接命中疾病的。这是中医经验的总结,哪味药,哪种组合,在哪种证型下,对此病特效,这是中医最微妙的地方了。为何很多老中医疗效好?就是见的多,这种总结多,因此命中率高,可以覆杯而愈。

一般情形下,中医爱好者不会有这种水平的。那么,您可以把握自己的体质,把握大方向,比如阳虚体质,您可以用食疗的方法,来温阳调理,温阳的食材很多,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您用各种食疗方法调理。虽然不会像名医那么精准,但是大方向没有错,所以不会让疾病发展,同时,也会给身体恢复的机会。虽然,这个过程不如名医调理那么快,但是,循序渐进,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第五,学习中成药。

其实方剂也是要学习的,学习什么?学习立方的思想。大家所能见到的方剂,我给大家介绍的,基本都是名方,这些方子里面,有着治病的思路,为何这么组合,这么设立君臣佐使?都是有讲究的,都是透着治病的思路的。我们可以从中感悟,掌握调理身体的奥秘,这是中医爱好者比较高级的阶段了。而这些名方,基本上都有中成药的制品,所以,您就简单地使用好中成药,也是可以把身体调理出个大概的。

broken image

我经常去药房,看那些躺在柜台里面的中成药,然后想,仅仅就用这些药,就可以治疗很多病啊,无奈的是大家不了解而已啊。就比如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就蔚为大观了,那么多好的品种,可是真会用的人,恐怕凤毛麟角吧,这是非常可惜的。

以上,我把我们老百姓该怎么学习中医,学什么,大概地给梳理了一下,大家按照这个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应该是可以入门的。希望朋友们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这对您和家人的健康,一定是大有帮助的!

声明:本文所写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相关内容、陈述、观点,仅供参考,请酌情识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须保持作品完整性、署本人名、标明转载来源;文章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订阅
上一篇
中医治病来得慢?非也!
下一篇
屠呦呦都进课本了,你还不懂中医药?
 回到主页
strikingly icon上线了提供技术支持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