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公元6至7世纪最为强盛的帝国之一,它的社会发达程度在当时的世界上遥遥领先,而也正是从这段时期开始,华夏文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因此直到现在,海外许多华人华侨聚居街道都以“唐人街”来命名。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唐朝加强了面向世界的探索与交流,使得自身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也让人们的世界观开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中原地区与世界的联系并不紧密,直到汉朝丝绸之路的出现,才逐渐与外国有了贸易和文化上的往来。而中外之间的交流达到繁荣时期,则要从唐中叶才能够开始算起。
其实在初唐时期,唐朝人对世界还未建立起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唐朝与周遭一些藩国仍然有着战争冲突,这十分不利于它打开国门进而融入世界。后来唐朝相继征服了突厥、回鹘与沙陀等部族,并且送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等宗室女子接连进入吐蕃和亲之后,它和这些藩国的关系才终于稳定了下来,而外交水平也出现了快速的发展。

大唐贞观元年,高僧玄奘西行游历西域,成为了唐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历时长达十九年,行程五万余里,游历了西域的两百余个国家和城邦,并且写下了著名的史籍《大唐西域记》。
玄奘在书中详尽记载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在使这部书成为我国珍贵历史学和地理学巨著的同时,也证明了他对中、南亚各地的高度探索。

而从中、南亚地区一直延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唐朝人对这里仍旧有所了解。据《新唐书》蛮夷列传第一百四十六篇记载,唐朝曾多次派遣过使者访问西亚,沿途包括大勃律、吐火罗、波斯、拂菻与大食等诸多国家和地区。
其中波斯王国位于现在的伊朗,而拂菻与大食国则分别是唐朝对于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称谓。由此可见,唐朝与西亚、欧洲各国的外交同样密切,到了唐中叶时期,便已经吸引了大量外商来到中原进行贸易往来。

与此同时,唐朝和东亚、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也联系十分紧密。例如当年位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小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与唐朝维持着臣属关系,它们每年都要向唐朝进行朝贡,因此两者之间的互通自然非常频繁。
日本在武则天称帝之后,才开始承认了日本这个国号。当时的日本因为想要学习中国文化,于是就设立了遣唐使这一职务,并且经常派遣他们来到唐朝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唐朝和日本的外交联系也愈渐增多了起来。

公元743年到公元754年期间,唐朝的另一位高僧鉴真带领众多弟子,前后六次东渡日本,大大促进了唐朝文化的对外输出,并且开辟了中日两国之间友好交流的先河。
同时唐朝和日本之间多次往来的成功,更加为唐朝积累了外交方面的经验,这也为它日后将自身文化大面积的推向世界,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
至于东南亚地区,唐朝同样调拨使者对那里进行过访问,虽然在规模和次数上面,唐朝与它们的交往相去日本甚远,但是总体上也对这一地区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
诸如处于中南半岛的真腊王国(今柬埔寨一带)、阇婆王国(今印度尼西亚一带)和室利佛逝王国(今苏门答腊岛一带)等国,唐朝使者均有所涉足,并且《新唐书》和《旧唐书》上面也可以找到有关于这些国家的相关记载。

唐朝人在世界各地进行的往来交流,更加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而且令人们的世界观较为全面地建立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摆脱了天圆地方的狭隘思维,世界开始逐渐展现出了它原本的样子。
综上所述,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除却美洲、澳洲还未被人们所发现之外,唐朝对世界的探索已经十分全面,因此唐朝人才对世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认知。这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对我国历史文化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
声明:本文所写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相关内容、陈述、观点,仅供参考,请酌情识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须保持作品完整性、署本人名、标明转载来源;文章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