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弘扬国学

  • 主页
  • 读物
  • 介绍
  • 服务
  • 联系
  • …  
    • 主页
    • 读物
    • 介绍
    • 服务
    • 联系
    现在预约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弘扬国学

    • 主页
    • 读物
    • 介绍
    • 服务
    • 联系
    • …  
      • 主页
      • 读物
      • 介绍
      • 服务
      • 联系
      现在预约
      broken image

      上古遗韵 竹木传承:苗寨吊脚楼

      · 中式房宅

      苗族是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

      据苗岭的传说,苗族祖先的首领是为苗民除去“垂耳妖婆”的蚩尤。

      后来,蚩尤被黄帝与炎帝的联军打败,他的部族被迫向南流徙。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苗族吊脚楼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和湘西。

      从历史来看,苗族的建筑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今天依然有许多原始的古苗寨还遵循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修建建筑的技艺。本文将用5句话带你走进苗寨吊脚楼。

      1

      建在山上,方便逃跑

      古村寨的选址是建设村寨的重中之重。民间谚语说道:“客家住街头,仲家住水头,苗家住山头”。

      有的苗寨设于山巅、垭口、悬崖等险要之处,居高临下,可退可守。

      苗族在历史上总是被驱赶,因此一步步被“逼”得住上山头。这里的客家,就是迁徙到苗族人居住地的汉族人了。

      broken image

      苗族村寨的选址也有另一个说法。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地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方便,再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

      因而,苗族历来都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构筑这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木楼,即是“吊脚楼”。

      broken image

      无论如何,苗寨与吊脚楼是其先民传承下来的古老建筑工艺,在适应山区新环境下经过逐步完善的体现,是我国重要的干栏式建筑范例。

      broken image

      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2

      芦笙场的露天派对

      broken image

      朗德上寨芦笙场

      苗族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由于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广,他们崇拜的图腾有多种,不同的地区崇拜不同的图腾。

      broken image

      南花苗寨芦笙场

      苗族每年都要举行几次盛大的芦笙节,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男女青年在固定的场所围成圆圈,在芦丝声中翩翩起舞,以示庆祝。

      broken image

      西江苗寨芦笙场

      祭祀、庆祝、节日、玩耍,这些自古而来的活动仿佛淡出现代人的生活,而越是在古老的村寨、越是在遥远的村庄,越是能看见这些人们活着最简单的模样。

      broken image

      苗族的芦笙场大多是由建筑围合形成的,场地有方形的、半圆形的、圆形的。场地面积很大,能容得下整个寨子上百人参加活动,地面铺砌青石或鹅卵石。

      3

      三间两磨角,五柱丈八八

      看着像黑话,其实这是苗居最尊贵的建筑形式。涉及到建筑的间数、高度与结构。

      苗族民居多为一字形,三间很常见。三间即三个开间,并排的三间房屋。四排屋架即得三间。

      broken image

      磨角就是半屋。因上部屋顶接正面屋坡转到山面而得名。

      在不同的苗族地区,磨角也被称为偏厦、耳房、厢阁、迭落等。

      当三间为正房时,可左右各带一个磨角,或仅带一个磨角。

      苗族民居山面,有五根柱子承重的称为五柱。

      broken image

      五柱四瓜带夹柱木构架示意图

      苗族吊脚楼构架的基本形式是

      五柱四瓜

      或

      五柱四瓜带夹柱

      丈八八是民居的高度。若是财力雄厚,则能将房屋修建得又严整又气派。

      4

      依山半边楼

      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常常修建在分层砌筑的石台上。在地基处理时,用大的石块将坡地、陡坎甚至峭壁选取坚实平整部分辟为地面,其余设置吊脚柱。

      一般以中柱为界,地基在纵向分为两台,长柱立在较低的前台,短柱立在较高的后台,楼面比例可以随意调整变化。

      因此,房屋一部分是架空的。这样就形成了灵活多变的半山楼。半山楼形态多变,节材节地。

      broken image

      苗族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歇山顶,苗族建筑的歇山顶体现了远古时期歇山顶的风貌。

      broken image

      此外,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

      broken image

      有人说,“美人靠”是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

      5

      下养上储,人居其中

      许多吊脚楼分三层。下层圈养牲畜、家禽,堆放柴草、农具等,空间低矮。中间层为全家活动的中心。

      broken image

      堂屋用于社交和起居,退堂是卧室的部分。

      broken image

      苗族民居各层平面示意图

      第三层主要是储藏空间,也有辟其一二间做客房和女儿卧室的。两个山面通常不封闭,因而第三层能自然通风。

      房屋材料各地不同。

      黔东南苗族地区木材较多,所以木房、瓦房较多,草房土墙房较少。

      黔中南一带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墙房兼有,大体上草房、土墙房最多。

      broken image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灾多难的民族。但苗族的民居建筑呈现出生态特征,也体现出最朴实的人类生活特征,值得学习与研究。

      声明:本文所写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相关内容、陈述、观点,仅供参考,请酌情识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须保持作品完整性、署本人名、标明转载来源;文章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订阅
      上一篇
      流年财位:空间布局催动财富能量
      下一篇
      物理如何证明上帝的存在?
       回到主页
      strikingly icon上线了提供技术支持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