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此文的来由是看到了一位粉丝在后台的留言,大意是:
你们说的传统文化多么多么牛逼,还不是被西方列强按在地上摩擦。说明传统文化根本就是糟粕,西方才是高度进步的社会。
洒家本着能战绝不怂,摆事实讲道理的态度,决定接受挑战,提出不一样的看法。
这篇文就为了讲清楚两件事:
其一,不能因为百年国耻而全盘否定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成果。
其二,没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一次次的试错也不会有今日盛世。
而要讲清楚这两个问题,时间还得拨回到大洪水时期。
【 史前洪水:文化内核差异 】
关于史前洪水,各个文明的神话或文献都有提及。
而我这里要说的,是东西方最早形成的国家方式的差异。
若干年前,当滔天洪水袭来。

在位的舜帝命鲧出面治水。
鲧的办法是土既然克水,那就使用水来土掩的办法,可收效甚微,于是性命不保。
鲧的儿子大禹接过了使命。
开始使用了疏通的办法,也就是改道。
那问题来了,改道是需要集合各部族的力量,而且改出的河道势必要经过各个部族的地盘。
大禹就不得不一个个部族去游说。
既然要游说,凭什么让各个部族服气?
凭啥服你大禹呢?
大禹干了两件事:
一,身先士卒抗洪水,敢为天下先。
二,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万民表率。
靠着这两条让各个部族服从调动,也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

自然而然击退了洪水,各部落也被统一了起来,大禹就被推举为王。
于是,华夏文明诞生了。
因此,伴随文明诞生的是人民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内核。
大禹在华夏文明中的崇高地位是因为后世立了一个标杆:
君王应当为民发声敢为天下先,当为万民之表率,且对天下苍生黎民社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于是当君王德行有亏,则万民劝诫。
君王倒行逆施,最后势必揭竿而起!

中国人从来都是不信邪的主,向来都是崇尚靠啥不如靠自己的双手。
从神话故事当中就可见一斑。
天上有九个太阳,导致赤地千里,怎么办?
射下来!

葬身大海之后不服,化身成鸟,每天刁来石头。
填满它!

门口有太行王屋两座山挡住去路怎么办?
挖开来!

(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
华夏神话从来都是劳动人民与自然抗争的颂歌。
而西方呢?
神话向来都是将荣耀归于神祗,所得所享受的一切,无不是神祗的赐予与怜悯。
其对于史前洪水的神话或记载就很能说明问题。

(诺亚方舟)

(灵鱼摩蹉)
其更多的是承蒙神祗的洪恩而得到救赎。而教会作为神祗的代言人,理所应当地权势滔天。
尤其在中世纪,更是将其作为禁锢思想的枷锁。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君王更是教会的世俗代言人。
所谓君权神授指的就是:
权柄是教会代表神赐予君王的,所以君王有权主宰大众的一切且无论君王行的是德政还是暴政。
加之思想的禁锢,大家也觉得服从于神祗的赐予的权柄也是理所应当。

(皇冠、金苹果与权杖分别代表被赋予的正统性、世俗权利和教廷权利)
这要放华夏早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王座都能给你劈了当柴烧,难不成还留着你的皇冠过年?
以上直接导致了西方中世纪的封建愚昧和同时期华夏文明的高度发展。
那这事情什么时候开始不一样呢?
这还得从欧洲那场浩劫开始说起。
【 致命的鼠疫 】
在1453年,来自中亚的商船停靠在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口岸,带来的不仅仅是货物,还有那黑色的死神:鼠疫。

这些感染鼠疫杆菌的老鼠通过跳蚤传播到人身上。
由于当时整个欧洲不像中华大地一样对城市规划有事先规划,规划及其随意拥挤,加之排污系统约等于没有,造成卫生环境非常堪忧。

这就导致了鼠疫容易大规模的扩散,更加上愚昧的中世纪让整个欧洲的医学停滞不前。

(中世纪鸟嘴医生主要治疗手段是放血)
而教会则宣称人生而有原罪,降下瘟疫是神对人类罪过的惩罚,大批传教士为患者祈祷愿免除其罪过。

这导致的结果是传教士也大量患病并死亡。
整整四年,黑死病带走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

【 文艺复兴:上帝何在?】
这场浩劫彻底将欧洲的社会结构进行洗牌。
人们在瘟疫中看到本该是圣洁的传教士也死于教会所说的神罚,导致教会威信大减,很多政教合一的国家要么式微要么分崩离析。
这时候大家质问:
神在哪?这场瘟疫到底是不是神的旨意?
要是的话,神为何如此惩罚世人?
神的救赎又在哪里?难道神背弃了他的子民么?
所谓祸至福所依。
带着这个问题,迷茫的人们开始探求真理,大批知识分子倒向理性与自然科学。
艺术也不再为神祗歌功颂德,脱离了神本位,从而不断地质疑,思考,总结,假设,尝试。
理性之光总归还是压倒了神性之光,解除了教会千百年来赋予的思想枷锁。
于是,文艺复兴开始了。

【 工业革命与白银战争 】
而西方经过百年发展和文艺复兴,最终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航海及军事进步促使列强开始大踏步殖民扩张。

犯错要承认,挨打要立正。
由于华夏文明长期自给自足的发展,确实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会,个钟原因相当复杂,且按下不表。
但当时毋庸置疑的世界经济中心是中国,而中国通用的货币白银,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世界货币。

然而西方在殖民扩张的步伐中发现,无论怎样从殖民地掠夺,最后的货币白银总是会不可避免地流向中国。
原因很简单,贸易逆差。
说白了,欧洲需要从中国大批进口丝绸瓷器茶叶,而没法将自家产的任何东西卖到中国去。
因为当时中国社会高度发达,文明相对独立,自然而然不缺这些舶来品。
而每一次大批量地白银流出欧洲,就会导致欧洲经济危机。
危机往往进一步升级为战争,于是,欧洲乱成一锅粥打了几百年。

【 百年国耻:怀璧其罪 】
终于苦不堪言的欧洲等到了1840年。
英国用战争中洗礼了百年的武器装备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动机很简单,为了逆转贸易逆差。
简单说,
你太能耐了,白银进了你的兜再也出不来,而且每次白银进了你的兜里我们都得打一仗。
再不从你手里把钱抢回来,那都得玩完。
所以站在道义上,
我们何错之有?就因为你太有钱?
好,那到底是谁更加野蛮呢?
落后被打就活该?什么强盗逻辑。

【 中华文明的独特内功 】
“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影响最大的就是起显著的、毋庸置疑的、无可动摇的历史自豪感。因此‘我是中国人’这样一个事实就足以被看作最伟大的历史奇迹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眼里,中国的崛起和复兴,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马丁·雅克
近代史对于我们来说是屈辱的,但并不能把我们打败!
只因为我们有着超强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我们始终认为中国人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一直都是世界老大,千百年来都是。
而你又是那根葱?
遂拍桌而起,救亡图存运动风起云涌。
这种骨子里的傲慢和不屈,谁给的?
中国人之所以对他们的身份认同有着深刻的领悟,是源于国家悠久、持续、丰富的历史。
回过头来我们应该问问:
“传统文化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那便是:
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因为有这个内核我们的文明才从没有出现过断代。
我们从未被征服,也不可能被征服。
只要还有一个人,还有一口气,这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内核就不允许你低头。
所以换过的朝代哪怕再多,中国还是中国。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更是一种独特的文明。
文明没有断层所以总是能够不断复兴。
从鸦片战争开始起的一百多年,多少能人志士多少前仆后继,为救国牺牲一切。

靠的是什么?
不还是五千年来沉入中国人脊梁的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么?
不还是那不变的精神内核么?
往上追溯,不还是先祖们面对滔天洪水的勇气么?
这内核在千百年来早已铭刻在我们的灵魂之中!
反之,
看看隔壁曾经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印度,甚至对殖民者征服者的文化深感认同甚至感恩戴德。
那是因为他们的历史早已断代!
所以能被殖民者轻易的粉饰,留下的只有对征服者的歌功颂德。
今日的印度人,早已不是当年那批创造辉煌的印度人!
但今日的中国,依旧是那个创造无数奇迹的中国!
所以才有鲁迅所说的: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也因此中国从未被打败,虽然五千年来偶有败绩,但总能迅速复兴,而不是退出历史舞台。
那试问,我们所宣扬的精神内核是糟粕么?
这不应该被弘扬和传承么?
【 万里长城永不倒 】
台湾某学者说过“中国人是垒长城的民族”。

洒家深以为然。
因为我们的发展一不靠偷,二不靠抢,三不靠西方列强式的对外战争与殖民掠夺。

我们靠的是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百折不饶的精神!
仅用我们相信的双手和对复兴的希望,一点一点建成今天之成就!

如此看来没有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何来今日之成就?
用百年国耻否定五千年的文化,是否有失偏颇?
中国在世界文明这个棋盘上屹立了五千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输了再来过,靠的是文化内核赋予我们的气节。那凭什么不能骄傲地立于九州之上,顶天立地!?
被别西方价值观忽悠瘸了!
要知道,在灾难面前,
他们在不断祈祷!
我们却在努力抗争!
声明:本文所写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相关内容、陈述、观点,仅供参考,请酌情识别;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须保持作品完整性、署本人名、标明转载来源;文章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